最近耗费巨资买了好几款耳夹式耳夹。下面说说自己的主观感受,避免同好踩坑!
一、某东上买的1xx元买的ikf air clip艺术版。
把“耳机”做成“耳饰”,还顺手塞进了 HiFi 骨传导,这就是 iKF 今年在京东独家发售的 Air Clip 艺术版。过去 30 天,我把它当通勤主力、健身搭子,甚至拍照道具,下面从外观、参数、听感三个维度,给你一份“数码博主视角”的完整报告。
1. 外观:耳饰级设计,出街自带滤镜
- 造型:耳夹式 C 型拱桥,线条像一枚抛光过的回形针,外侧激光雕刻了艺术家联名暗纹,灯光下呈“流动”效果,辨识度直接拉满。
- 配色:官方命名“暗夜黑”,实际观感是枪灰+黑曜石渐变,金属哑光涂层不蘸指纹,秋冬穿皮衣、风衣尤其出片。
- 重量:单耳 7.4 g,比一张 A4 纸还轻,夹在耳廓上“零坠感”,女生戴耳钉也不会打架。
- 佩戴:内侧食品级液态硅胶,拱桥回弹 1.2 N,我 60 kg 瘦小同事和 100 kg 撸铁党都甩不掉;戴眼镜/口罩/头盔无冲突,真正“云感佩戴”。
2. 参数:骨传导也能谈“HiFi”
| 传声方式 | 开放式骨气传导 | 16 mm 大尺寸复合振子,颅骨-空气混合路径 |
| codec | SBC/AAC | 无 aptX,但调音偏中高频,苹果党听感友好 |
| 频响范围 | 20 Hz-20 kHz | 实测 200 Hz 以下衰减 6 dB,中高频 2-6 kHz 抬升 3 dB,人声突出 |
| 续航 | 单机 8 h,仓 24 h | 30 分钟快充 50%,Type-C 口 |
| 延迟 | 游戏模式 60 ms | 王者、吃鸡口型基本同步 |
| 防水 | IP54 | 抗汗抗雨,不可游泳 |
| 通话 | 双麦 ENC+AI 降噪 | 地铁里实测 75 dB 环境,对方仍听清 |
| 其他 | 开盖即连、单双耳无缝、触控自定义 | 遗憾:暂不支持双设备同时在线 |
3. 听感:不是“听个响”,是“听个清”
- 低频:骨气传导物理限制,下潜到 50 Hz 开始衰减,鼓点不算“锤胸口”,但弹性干净,不闷;BPM 120 以上电音仍跟得上节奏。
- 中频:2 kHz 附近小幅峰化,人声口型清晰,Jason Mraz 现场版里换气和拨弦细节都能分辨;运动播客语音更“贴耳”,不用刻意调高音量。
- 高频:镲片、三角铁亮度足够,无毛刺,女高不刺;听久石让《Summer》弦乐层次可分层,不像传统骨传导那样“一锅粥”。
- 声场:开放式天然优势,不堵耳,环境声自然混入;夜跑能听见后方自行车铃,安全感+1。
- 音量阈值:室内 50% 足够,地铁需 70%,最大 100% 无破音,但 85 dB 以上震子贴肤会有轻微酥麻,建议日常别长时间爆表。
4. 场景实测小结
| 场景 | 表现 |
| 通勤 | 地铁 75 dB 环境,音量 65% 可听清播客;报站声同步入耳,不怕过站。 |
| 健身 | 跳绳、HIIT、卧推都不掉;耳廓无汗渍堆积,8 h 续航撑满一天训练。 |
| 拍照 | 耳夹造型+金属质感,摄影师直接当耳饰入镜,比 AirPods 更显“科技配饰”属性。 |
| 办公 | 长时间码字不压耳,同事叫你不用摘机;但安静环境 60% 以上会有轻微漏音,建议开小音量。 |
5. 购买建议
- 适合:颜值党、运动党、通勤党、耳洞发炎不能戴入耳的人。
- 慎选:低频重口味、需要双设备同时在线、游泳场景用户。
- 价格:京东日常 ¥169,大促蹲 ¥169以下可闭眼入,同价位几乎无对手。
6. 一句话总结
iKF Air Clip 艺术版用“耳饰”思路做耳机,把骨传导从“运动刚需”升级为“穿搭单品”,音质在开放阵营里足够能打;除了缺双连,它几乎是我 2025 年用过最“无感”却最“出片”的全天候耳机。博主个人强烈推荐购买!
评论区